危機:「一種會影響系統整體運作的干擾,並威脅其基本設定,自我主觀認知與眼前的核心目標。」

危機特性:突發性,不確定性,時間緊迫性。

七種危機類型:天然危機。科技危機。衝突危機。惡意的危機。管理階層價值觀扭曲的危機。欺騙危機。管理不當所導致的危機。

危機對公司來說,通常也是一個轉機。可提供重建,改進。甚至轉型的刺激跟動力。危機造成的傷害,使員工對改變作好心理準備,此時阻力大為減少,改變已屬合法行動。基於此一原因,即使並未發生真正的危機,許多領導反而希望動員起來,進入危機備戰狀態。如果危機屬於突發狀況,管理階層更應抓住機會改變制式的想法。同時還應決定需要進行哪些體制上的改變。如增設新單位,調整經理職責,改善控制系統,可根據危機類型不同,擬定換血計畫。

危機分析,包含四步驟:發現潛在風險,風險評估,風險所代表的意義,溝通危機訊息。Irving Lerch說:我們不害怕風險的可能性,而是一種自我的,愚蠢的恐懼。

從危機中學到的教訓:
評估個人與公司的弱點。減少弱點的方法。
保持警戒並建立監控系統。與利益關係人充分溝通。
加速與加寬決策程序。應用不定的時間觀。
了解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與其支援結構。
危機之後的組織改造。

摘自『危機管理』。Otto Lerbinger作,于鳳娟譯。台北:五南,民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17kg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