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類型的人,當我們不只關心個人或暫時的事情,而把全副精力投注在對事物知性理解時,人生旅程就產生了決定性的轉變。
而我們這類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在於思考什麼和如何思考,而不是做什麼和感受什麼。

舒適和幸福從來不曾是我追求的目標。自很早的時候起,我就鄙視所有財產,表面的成功和奢華。

一個再健康的馴獸如果不斷用鞭子威脅牠,逼牠在不餓時進食,牠也會喪失胃口。

我們比較欣賞健全而獨立的思想,博學則次之。在學生的眼中,老師不代表權威,而是代表有獨特人格的人。

沉思這個世界的問題,才能指望獲得解放。

提出一個好的問題,等於問題解決一半。

數學這門學問,完全奠基於人類的思維,與外在經驗無關,為何它能如此完美描述現實中的物體?難道人們的思維,真的不必借助外在經驗,僅由思想的運作就能發現實際物體的性質?對我而言,似乎數學的命題與真實愈有關連,它就愈不確定,如果它愈確定,就和真實世界愈沒關聯。

沒有物體,時間空間就不存在。

上帝不玩骰子。

你們可能會認為我對自己的一生的工作,感到心滿意足,但事實上卻相反,我不認為我有什麼觀念能禁得起時間的考驗,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走對了路。但當代學者卻視我為異端和反動份子,認為我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17kg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