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三要(3 Do’s)
1分析是面對面的參與,而且每個例子都是獨特的。「記住,只有受傷過的醫生才能療傷。」
2在手術上,醫生必須洗淨雙手。「所以,你必須在精神上,保持『乾淨』。」
3「即使教宗,也需要一個告解對象。」榮格是第一個心理分析人員,提倡對心理分析人員,進行一種訓練式的分析,同時推動持續的監管。

三不(3 Don’ts)
心理治療的目的是前瞻的,而非回溯的。也就是要集中在病患目前的意識狀態上。
1不要追問兒童時期的記憶。
2別忘了靈性方面的問題。
3別忘了病患個人秘密的故事。

你可以戰戰兢兢
沿著非洲海岸南行探索,
然而西行除了恐懼未知外,
別無他物,
它不是「我們的海」,
而是「神秘之海」,
或「隱晦之海」。

——福恩提斯《埋藏的鏡子》

榮格把自己當作是人類心靈這片尚未被規劃之神秘領域的先驅者與拓荒者。「整個世界都懸繫在一根絲線上,這根線便是人們的心靈。」榮格成為內在世界的哥倫布。二十世紀是種種科學突破與科技奇蹟的時代,但同時也是深刻內省,探索人類共同主體性的時代。榮格的心靈地圖是智識、觀察和創意洞觀的偉大成就。

榮格說每一種心理學都是個人的坦白。每一個有創意的心理學家都受限於自己的偏見和未受檢驗的預測。

某些心理學者認為,榮格的心理學不是真正實證研究得出的結果,而是某種片面的神學論題或為泛神的神秘世界服務的。

命運既由內在操盤,也被外在掌控。

象徵不是符號。依榮格的了解,象徵卻是目前意識狀態不可能知道,或還不知道事物的最佳陳述或表達。象徵具有把自然能量轉化為文化與精神型態的能力。

榮格用個體化來說明心理的發展,他對心理發展的定義是,成為一個統合而獨特的個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合個人。

榮格說:心靈包含兩個不調和的部份,兩者(意識與無意識系統)合在一起,便形成全體。
如果我們對無意識有一點了解,我們就會知道它是不能被吞噬的。我們也知道,壓抑它是危險的,因為無意識是生命本身,假如我們壓抑生命,它就會反制我們,精神官能症便是例證。
「當意識與無意識有一方被壓抑,並被對方傷害時,它們便無法形構全體。」

原型是具有「超越性」的。他們不侷限於心理的領域。就它們的超越性而言,它們可以從心靈母體的內部,我們的外在世界,甚或同時從兩方面,跨越進入意識。當兩種同時發生時,便稱為同時性的現象。

原型、本我與同時性的理論結合起來,編織成同一條思想脈絡。這是本書中所指的榮格統一視野。

榮格有一種直觀式的跳躍觀點,他認為無意識擁有他稱為先驗的知識。在無意識中,我們知道許多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的事。這些可被稱為無思之思,或無意識的先驗知識。

摘自《榮格心靈地圖》,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台北新店:立緒文化,民88。

〈夢與釋夢〉Dreams and Dream Interpretation
夢是無意識過程的自然表現。既有目的,又無掩飾。夢所使用的非口頭語言或邏輯語言。而是以一種不同的語言來表示自己,這便是象徵語言。
第一是聯想。(以夢者的理解,而非他人)第二是象徵擴展。尋求對於夢中象徵更高層次的理解。
榮格認為多數的夢,都有補償作用。夢將隱藏內心深處的事物帶到意識之中,使人的心靈成為一個統一和諧的整體。夢是對意識之中欠缺部份的補償。
但夢也有其他方式運作,如前瞻性。能夠感知未來將發生的事。他非常強調夢的整個系列,而不是其中某一個。

〈榮格與鍊金術〉Jung and Alchemy
榮格對鍊金術的興趣,從來都不是由於他相信鍊金家所言的客觀真實性。榮格所關心的卻是他所謂的哲學鍊金術。他認為其中描述的化學過程旨在陳述精神和哲學真理。就榮格的目的而言,鍊金術是高度發達的哲學與心理學系統的完美結合。使用的語言以象徵性和形象性為主。(他們的金不是普通的金,而是精神之金(a spiritual gold),他們的修煉既具「道德性」也具「物質性」)
鍊金術的語言是無意識的語言。象徵語言。
鍊金術著述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其神乎其神且形象豐富,而是在於能夠為心理和精神體驗,提供一種象徵語言。讀者需有一定決心,能夠以象徵方式理解自身的體驗,情願有時迷失在集體無意識的汪洋之中。

摘自《導讀榮格》,Robert Hopcke作,蔣韜譯,台北新店:立緒文化,民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17kg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