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下雨天,在這種天氣,沒有人會出海,只有我一個人出海,感覺最棒,尤其是愈寒冷,我愈喜歡孤獨地享受潛水、射魚的甘苦,」夏曼笑說。

更重要的是,當你愈是潛水、射魚的高手時,你的漁獲就會愈少,因為你會選擇你要的魚,而不是濫射。

「生活在蘭嶼是很幸福的,有寬闊的海洋,即使很鬱卒、心情不好,可以去看海、潛水,轉換情緒,我是一個很放任自己的人,生活在蘭嶼才適合我的性格。」夏曼解釋說。

「海,是有生命的,有感情,溫柔的最佳伴侶。海中形形色色的奇景,唯有愛她的人才能感受她赤裸的艷麗與性感。」

  「海,是一首唱不完的詩歌,波波的浪濤是不斷編織悲劇的兇手,但亦為養育我們的慈父。我們深愛著海洋,同時也深怕著海流。我賴以維生的大海,我願做勇敢的孩子,依偎在的胸膛。」

  夏曼說,身為海洋文學作家,總是會思考一個作家究竟要帶給讀者、民族、社會什麼樣的影響,同時也要激勵自己擴大讀者群,「讓讀者不再把海洋想像得很恐怖,也進入達悟人的海洋觀裡,就算很成功,起碼我做到這一點。我可以很自豪地說,對自己成長的環境、土地、民族的熱情,絕對不比任何人少。」

談到作家的責任,夏曼很肯定的說:「一個作家是需要反省的,我給自己空間、時間反思,而且在蘭嶼也是需要學習的!」


夏曼‧藍波安小檔案

  1957年生於蘭嶼紅頭村,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2005年考上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班,目前休學中。

  1986年來到台灣北部地區,以打零工、開計程車維生。1988年投入蘭嶼反核自救運動。1989年再回故鄉,重新學習傳統達悟人的生活方式與技能。

  曾任國小和國中代課老師、台北市政府原民會委員、公視原住民節目諮詢委員、蘭嶼驅除惡靈運動總指揮、行政院蘭嶼社區總體營造委員會委員。

  作品有《八代灣的神話──來自飛魚故鄉的神話故事》(1662,晨星出版)、《冷海情深──海洋朝聖者》(1997,聯合文學出版)、《黑色的翅膀》(1999,晨星出版)、《海浪的記憶》(2002,聯合文學出版)。

  《黑色的翅膀》曾獲得吳濁流文學獎、中央日報年度十大本土好書,《海浪的記憶》則獲時報文學獎推薦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17kg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